你會怎么看NBA賽事?是電視、網站,還是通過其他渠道搜索關于賽事、球星的各種信息?
?
今年,中國的NBA球迷有了一個新選擇:3月6日,NBA中國和微博共同宣布,微博成為NBA中國官方社交媒體平臺。面對3億多微博活躍用戶,雙方將共同推出NBA賽事實時短視頻、比賽集錦、原創節目以及豐富的互動產品。
?
微博看比賽,能看些什么?
?
通俗地說,通過這次合作,中國的NBA球迷可以看到與NBA賽事有關的更多現場鏡頭和幕后故事。據微博方面透露,微博和NBA中國將為球迷帶來每日NBA比賽集錦、球員訪談、比賽圖片和豐富的數據。微博還將直播NBA在中國的球迷活動以及包括常規賽、全明星周末、季后賽和總決賽在內的幕后花絮,內容將覆蓋每個賽季全部場次的比賽。
?
同時,微博和NBA中國將攜手打造NBA主題的原創節目,通過NBA、微博體育、微博籃球等官方微博賬號以及授權的MCN機構、KOL微博賬號進行發布。
?
此外,微博將在發現頁創建NBA頁面,幫助用戶更高效地找到NBA新聞及信息。微博還將推出NBA賽事提醒服務,方便用戶將NBA的比賽時間同步到移動設備的日歷里。
?
NBA中國CEO舒德偉說,社交媒體改變了中國球迷了解和享受NBA的方式,所以他們希望通過將微博作為官方社交媒體平臺后,為所有的微博用戶帶來更多激動人心的NBA內容,包括NBA大型賽事活動的幕后花絮等,“無論他們身在何處,都可以看到。”
?
在微博CEO王高飛看來,與此次與NBA中國合作,意味著微博又新增了一大塊國際頂級體育賽事的精彩內容。因為在2016年12月,NFL與微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成為第一個在微博上直播賽事的體育聯盟。此次NBA中國的加入,可以進一步豐富微博的內容。
?
在王高飛看來,社交媒體將會是國內外賽事推廣的核心陣地,“體育+社交”將會是產業鏈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。微博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交媒體平臺,擁有超過3億的月活躍用戶,體育垂直領域月閱讀量超過百億,與NBA的合作將是微博在體育領域深入發展和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舉措。
?
短視頻市場蠢蠢欲動
?
不過,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微博與NBA中國合作,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短視頻市場將迎來爆發期——因為雙方都提到,呈現給球迷的不僅是常規的賽事內容,而且還有大量短視頻。
?
都說視頻時代已經到來,但真正受市場歡迎的還是短視頻。數據顯示,在與NFL合作后,超級碗相關短視頻在微博上24小時內播放量高達8841.6萬,實現了比賽精彩內容的廣泛傳播;超級碗比賽當天,微博上有關本屆賽事的話題新增閱讀量近9億,其中46.72%的用戶是第一次關注超級碗。
?
在微博201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中,也能看出短視頻的盈利機遇:截至2016年底,微博月活躍用戶全年凈增長7700萬,增至3.13億,移動端占比達到90%;隨著信息流產品的優化、視頻的爆發以及垂直化的穩步推進,微博表現出強烈的網絡效應,活躍用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。
?
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CNNIC)在第39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中指出,微博作為社交媒體,得益于名人明星、網紅及媒體內容生態的建立與不斷強化,以及在短視頻和移動直播上的深入布局,用戶使用率持續回升達37.1%,去年這一數據為33.5%。
?
業內人士指出,微博作為國內重要的信息獲取和討論平臺,需要進一步提升內容的發布與消費效率。而短視頻的出現和發展恰恰有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。
?
不難發現,近兩年來,微博對核心的信息流產品進行了優化,從純粹的時間序信息流,演化為基于社交關系的信息流和基于興趣推薦的信息流。其中,關系流注重內容的時效性和互動性,是用戶在微博即時獲取信息、展開討論、交流觀點的主要場景,興趣流則更注重內容的分發和消費體驗,是用戶在微博發現資訊、挖掘興趣的主要場景。在這個過程中,短視頻都是最容易被用戶所認可的形式。
?
對此,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投行也均指出,視頻和直播產品將推動微博用戶和盈利的雙重增長。而微博的最新財報也驗證了這點:微博在視頻和直播上的布局已經取得初步成效,2016年12月,微博視頻的日均播放量相比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長了713%,進一步強化了微博的內容生態。
?
從未來發展看,越來越多的短視頻將出現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。根據微博披露的數據, 2016年,微博與超過200家視頻自媒體機構達成合作,頭部用戶日均發布短視頻的數量實現了超過200%的同比增長。同時,微博還加強了與其他互聯網視頻平臺的合作。目前微博已和優酷打通視頻分享模式,用戶在微博上可以直接觀看從優酷分享過來的短視頻內容,優酷則獲得大量用戶導流。2016年12月,微博上來自優酷的視頻分享量相比當年9月增長了19%。
?
業內人士認為,隨著短視頻遍地開花,既能為中國網民帶來豐富的視頻內容,又可以催生更多傳播優質內容、實現多元用戶覆蓋、影響力強大的內容發布平臺。
?
(題圖來源:視覺中國 ?圖片編輯:蘇唯??編輯郵箱:sh_chuangke@163.com)